農業物聯網走進信陽稻田 實現輕松創富
文章出處:本站 人氣:572發表時間:2020-01-11 01:36:17
輕點鼠標,稻田里的蟲情、苗情、墑情和災情一目了然;農民足不出戶,就可將藏在深山的土特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記者近日在河南省信陽市農村采訪發現,寬帶網絡正逐漸進村入戶,悄然改變著傳統的農產品生產、運輸和銷售模式。
位于信陽市的綠色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稻田里,一套由墑情傳感器、蟲情測報燈、攝像機和氣象監測設備組成的大田“四情”(蟲情、苗情、墑情、災情)監測系統格外引人注意?;谶@套先進的信息化系統,工作人員只需在一旁的辦公室里點擊鼠標,調閱視頻畫面和監測數據,就可進行精細化的田間管理。
在稻田邊的蔬菜大棚里,則用上了基于傳感網絡和網絡融合的“智能大棚”系統,農民可隨時隨地查看大棚內作物生長所需的溫度、濕度、光照、土壤墑情等環境參數和信息,并可遠程控制噴灌、風機等設備。
目前該地區已投入2000多萬元對500多畝土地進行智能農業示范,未來這個項目投資額將超過1億元。負責人說,農業是個永不落伍的朝陽產業,但我國農業科技水平低、基礎薄弱、上升空間很大,我們就是要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優勢,運用科學的管理和信息化的手段,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
除了農產品生產環節,互聯網進村也使得農產品流通效率大大提升。信陽市一家物流公司老板馬先生嘗到了“智慧物流”的甜頭,用電腦和手機APP發布貨源和車源信息,他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馬先生說:“搞貨運,重要的是信息,過去沒有網絡,一天只能接3單生意,現在一天可以做8單。”
馬先生介紹說,前幾天本地有個貨主有一車大米要運到西安去,我就把這個貨源信息發到網上,網上一名我不認識的車主剛好有一輛從渭南開到信陽的車當天要卸貨,他看到信息馬上跟我聯系,早上9時發的信息,15時車就到信陽來拉貨了。“現在信息暢通了,本地的小麥、稻谷、紅薯、桃子等很快就能拉出去賣。”
近年來,農村電商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農產品通過互聯網飛入城市的餐桌。記者見到地處深山的潢川縣樊村的蜂農趙先生時,他正和妻子包裝剛收購來的野生獼猴桃,通過快遞寄到全國各地。4年來,趙先生在網上銷售自己生產的野生中華土蜂蜜,隨后順帶著在淘寶、漢貨等電商平臺銷售村里的桑樹果、白棗、野生獼猴桃、香菇、木耳、羊肉等土特產。
趙先生指著自家屋里成堆的野生獼猴桃對記者說,每到這個季節,山上就有不少獼猴桃,以前大多爛在樹上了,這幾年我拿到網上賣,今年剛賣了一個星期就賣出去了500多公斤,每公斤能賣到20元左右。“有了互聯網,很多在山里沒人要的東西都能賣錢,每年我可以從電商上多賺一兩萬元。”
互聯網進入農村百姓生產生活的背后,是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的突飛猛進。中國電信信陽分公司總經理說,2015年,信陽率先實現20兆光速寬帶入戶,今年5月,信陽電信全面推廣100兆寬帶,基本建成覆蓋全市的光纖網絡,預計今年底,信陽市將成為河南省個全光纖網絡覆蓋的城市。
信陽市農業信息中心主任說,在良好的網絡基礎支撐下,我們向全市300多萬農民、600多家農業經營組織和300多家農業企業提供了政策、科技、病蟲害測報、行情分析、價格等各類農業信息超千萬條。據測算,通過農業信息化服務,促進糧食增產2.5億公斤以上,畜禽業增收5億元以上,特產增收3億元以上。
文章地址:http://m.ropanr.com/al/zz/288.html ,農業物聯網,智慧農業,農業物聯網系統,農業物聯網解決方案;如需轉載請注明本文來源出處!